《走近佛教》有声书(六)

《走近佛教》有声书(六)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


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好,就让我们一起


——走近佛教吧!




第五章 佛法概要

三世因果



“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因果”即种因必结果。“因果”又称为“业因果报”,“业”即行为。


如果想揭示众生千差万别的生存境界,研究推动生命进程的直接动力,必须先了解众生的行为——业。业,有时候看起来很细微,但却是众生生存境界的决定因素。


我们此生的习惯和遭遇,皆是过去业因的果报显现。在承受果报的同时,又种下新的业。生命就是这种生灭流转、循环不息的业因与果报的相续。


(一)业与业力


“业”的意思是“造作”,即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每做一件事(身业),每说一句话(口业),每动一个念头(意业)。


就行为的主体而论,业可分为两种:


个业:个人的业。


共业:众生共同造作的业,如家庭的业、国家的业、人类的业等。


众生如果有类似的业,他们四周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世界景象,我们可称之为“业的景象”。譬如,人类有基本的共业,所以都生而为人;而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家庭,这说明他们有更为相近的共业。


不过,即使生长在同一个家庭,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习性、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个人世界里,这就是如上所说的个业。


众生所认知的,是自己的业的景象,我们只能觉察自己的宇宙,而一只昆虫也许会把一块石头看成一座高山。


就行为的性质而论,业可分为四种:


善业:利益自他,导致善果的行为。


恶业:为害自他,导致恶果的行为。


无记业:非善非恶的行为。


解脱业:超越善恶系缚,导致生死解脱的行为。


我们来此世间一遭,最终能带去的,并不是令我们亟亟奔走的身外之物,而是一张业的成绩单。所谓: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任何业因都有牵引未来果报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苦果的力量,这就是业力。


通常情况下,业的果报并不一定马上呈现。这使得人们觉察不到业力的存在,行善或致中悔,为恶无所顾忌。长期的熏习、强化,使得恶业越来越强大。经言: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


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须弥:须弥山,小世界中心的妙高山)


其实,即使再小的业力,都会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使我们沉沦生死。就像潜藏在地下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祖师偈(jì,颂,复述法义的韵文)言:


一念一时所造业,


足系六道滞三涂。


(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意思是说,我们不经意间所造的业,它的力量足以牵引我们继续轮回,而且通常滞留在地狱、饿鬼、畜生这三种痛苦的境界——三途。


众生就这样受制于自己的业力而轮回不息,直到再没有任何业力种子为止。


一位大富长者娶了四位太太。大太太年老色衰,长者对她感情冷淡。最让长者欢心的是年轻娇美的四太太,长者对她体贴入微,两人总是形影不离。


无奈的是,巨大的财富并不能让长者逃脱死神和病魔的手掌,他终于一病不起。


临命终时,长者将四位太太叫到身边,问道:“我已经不行了,黄泉路上会很寂寞。你们谁愿与我结伴而行?”


四太太回答:“我还年轻,美好的人生正等着我去享受呢。”


三太太回答:“我也还年轻,我可以改嫁。”


二太太回答:“我只能略尽情谊,送你到坟地,因为家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未成年的儿女还需要照顾。”


大太太回答:“虽然你平日薄情寡义,我仍愿与你携手同行。”遂与长者相拥而逝。


世尊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拥有四个“太太”:


四太太:青春。我们拼了命也要留住青春,可它却像小鸟一样溜掉,永不回头。


三太太:财物。身外的一切财物终会“改嫁”他人,若要紧抓不放,必定徒劳无功。


二太太:亲友。当有一天我们跟这个世界说再见时,亲友也只能送我们到墓地,掉几滴伤感的眼泪,然后又要投身社会,为生活而忙碌。


大太太:业力。“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切的善恶种子将如实地投入来生。


(二)业因果报


我们身、口、意的一切行为(因),在外部条件(缘)成熟的时候,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果)。即使最细微的一个念头,都孕育着它的后果。随着业因的性 质和分量,必定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概括地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果必有因,同类相应,绝不会有因无果、有果无因,也不 会种善因得恶果、种恶因得善果。


经中说:


富贵者从布施中来。


贫穷者从悭贪中来。


长寿者从慈悲中来。


短命者从杀生中来。


……(悭qiān,吝啬)


业因果报的法则是不可避免、真实不虚的。我们只需回顾自己的生活,就能看清行为的后果:当我们恼怒或伤害别人时,就会留下痛苦的记忆和自我厌恶的阴 影,这些记忆和阴影当下就成为业报的一部分;而且,将来某一天,我们必然会经验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别人心中所生起的感觉,一切都将反弹 到自己身上。


如果能够反省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一直重复着同样的模式:


每当做错了事,就会导致痛苦;每当做对了事,就会产生快乐。


每当伤害别人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每当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在培育自己的快乐。


因果规律还有另一个特性:我们所种植的业力种子,不会因时间久远而枯萎。在我们承受果报之前,它的力量是不会消失的。所谓:


一切众生所作业,


纵经百劫亦不亡。


因缘和合于一时,


果报随应自当受。


业因不一定马上呈现果报,但只要有适当的外部条件,它们终将成熟。


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佛所规定或制造的,佛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而已。


不管信与不信,我们都生活于因果规律之中。


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树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能知前生后世,他的弟子是个七八岁的小沙弥。


那位老师父得知小沙弥的寿命只有七天了,就慈悲地对小沙弥说:“你的双亲很想念你,你可以回去探望他们,七天之后再回来。”小沙弥高兴地辞别了师父。


小沙弥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大雨,看到雨水快要流进一个蚂蚁窝时,他急忙用土把水堵住,使蚂蚁幸免于难。


第八天清晨,小沙弥回到师父那里。老师父见小沙弥平安地回来了,非常惊奇,就入定观察,才知道小沙弥因为救了蚂蚁而延长了寿命。


(三)三世因果


任何事件都是许多业因成熟之后凝聚在一起的复杂集合体。通常,或许因为时间太久,在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曾做了些什么,而无法将因与果联 系在一起,因此断定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而当我们看到好人遭殃、恶人得福,就更容易对因果规律产生怀疑。这都是由于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


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延后呈现它的果报,甚至会延续到后世。因此,果报的显现分为:


现报:现生受报。


生报:来生受报。


后报:第三生乃至百千万生之后受报。


古德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获福报?这是因为他过去世培植了深厚的善根,现生又因缘成熟,所以享受福报。如果他今生不做恶事,福报就会更大。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绝不会自行消灭,将来因缘会遇时,必定要遭受应得的恶报。


反之,善人遭受恶报,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罪业深重,现生正逢因缘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果报将会更重。


我们的生活状况皆是过去业因的果报呈现;而我们现前身、口、意时时造作的业因,必然会牵引未来应受的果报,绝不会有丝毫的差错。


佛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即: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们要想探索前世的因行,只需观察当下的状况就能明了;而要想预见未来的前景,只需观察当下的行为就能知道。


由此可见,人生的苦乐,国家的贫富,世运的盛衰,都是由业力所召感,如佛所说:


自作自受,共作共受。


除了业因果报的理论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如此圆满地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呢?由于相同的共业,我们出生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国家、同一座城市;而由于个业的差异,即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我们还是有不同的性格、倾向、天赋和命运。


现代社会不接受三世因果的道理,如果有人谈来生果报,会让人觉得那便是妨碍社会进步。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想象只有这一生这么多了,认为今生的恶行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一笔勾销,因此疯狂追逐物质利益,完全不考虑行为后果。


更严重的是,这种可怕的影响力绝不止于个人层面,它蔓延到整个地球,产生了极具毁灭性的物质主义。人们的目光短浅到只注意今生,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近代以来,紧跟在科技发展、财富剧增后面的,是道德退化、环境污染。


正如一位环保人士所说的:“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像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一位名叫弗迦沙的商人在进罗阅城的时候被一头母牛触死。牛的主人怕它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就匆忙把它卖了。


买牛的人牵着牛回家,半路上到河边给牛饮水,哪知它突然兽性大发,凶残地将新主人触死了。他的家人勃然大怒,将牛杀死,挑到集市上卖。


一个农夫买下了牛头,用绳子系着牛角要担回家。半路上坐在树底下休息,将牛头挂在树上,哪知系牛头的绳子突然断裂,牛头掉落下来,可怜的农夫当场被牛角刺死。


一头牛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个人!全城的人都纷纷议论这件不寻常的事。


消息传到国王耳中,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就去请教佛陀。


佛陀开示了其中的因缘:


在过去世中,有三个商人相约到外地做生意,为了省钱,决定不住旅店,就到一位老妇人家借住,并约定付给租金。


但到了第二天,这三个商人趁着老妇人外出,竟偷偷溜走了。老妇人回家发觉此事,非常愤怒,追上去向他们索要租金。


三个商人见老妇人年老可欺,不仅赖帐不还,还用恶言侮辱她。


老妇人无可奈何,愤怒地诅咒说:“你们这些无赖,欺负我年老孤单,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今生我奈何不了你们,来生我一定要你们以命偿还!”


那头凶牛就是老妇人的后世,而同日被牛触死的三个人就是欺负老妇人的那三个商人。


(四)业果可转


人们常说的“命运”,实际上就是业因果报。


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一种果报,所以叫“报身”。相貌的美丑、寿命的长短、前途的好坏等属于正报;物质生活的优劣、亲属的尊卑等属于依报。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所种业因的显现,并不是外来的,全是自作自受。


因果规律活泼泼贯穿于一切事理,绝不是庸俗的宿命论。现在是过去的果,同时又是未来的因,业因既然随时变迁,果报自然也随时转变。我们可以凭后天的努力或借助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来弥补先天的缺憾。依佛法修行,可转变乃至消灭已造业因的恶报。


1.根据因果法则的“果须众缘”的原理,从过去的因,到现在的果,中间尚须具备许多外缘,若外缘不具备,果报便不能显现。如果远离恶缘,合集善缘,或另造强大的善因,则能阻碍恶果的出生,以此转移业报。


2.依佛法的智慧观察,究竟而言,业既然凭借众缘而生,则本无自性,如同梦幻,当体无常,当体即空,空必能转。没有常一不变的造业者、受报者及业因、业果。


3.业由心造,可由心转。业力虽大,但不及心力之大。心具有创造一切、消融一切的神奇能力。佛法提供了大量对治业障(累世恶业,障碍正道)的方法: 礼佛、供佛、拜忏(礼拜佛、法、僧,忏悔罪业)、观空(观照诸法空相)、塑画佛像、读诵经典等,对所犯过错深自忏悔,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


4.历劫修行的诸佛菩萨,积聚了能消灭众生业力的无量功德,且已发愿救度众生。众生依愿奉行,以诸佛菩萨的加持为强大增上缘,可以转移、消除已作的恶业果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重罪恶人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十声,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简而言之,已造之业可以转变,业力可以摆脱,这是佛法因果定律的真谛所在。


据此,我们可以在知命、安命的基础上,随宜择法,积极修持,掌握自己的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完全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动机。


袁了凡,明朝人,少年时被云南孔先生用《皇极数》推算一生运程:功名止于贡生,某年任知县,历时三年半,寿五十三,无子嗣(sì,子孙)。赶考名次、所得廪米(廪,lǐn,粮仓。廪米,官府所发粮食补助)数目都一一预示。


此后二十余年间,赶考名次、所得廪米等一一印证,袁先生因而确信:命由前定,妄想追求徒劳无益。


一次,袁先生偶然拜访南京栖霞山云谷禅师,与其对坐三天三夜。闻禅师开示,方知命由心造,可由心转,因果可以改变,未来可以把握。从此振作,发心改过,随缘济世,广积阴德。孔先生的预言也从此不灵:进士及弟,官居高位,子孙兴旺,寿过六十九而犹康健。


袁先生集一生心得写成《了凡四训》,成为指导后人修身立命的经典之作。

 

  南无阿弥陀佛……




公众号: zhdhdb ,智慧导航

《走近佛教》有声书(六)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智慧导航点播系统

排寒系统学习内容点这里

购买排寒工具请扫下方二维码,或  直接点这里,也可以加微信zhdhtv转帐。